http://www.liangwengen.cn

问根消防安全知识网

当前位置: 消防安全知识 > 消防安全 >

探索新形势下公共消防安全宣传的多样化格局

时间:2018-04-29 17:11来源:重庆渝北消防支队 作者:刘依 点击:658 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公共安全作出了重要部署,公共消防安全宣传作为公共安全服务和社会面火灾防控重要组成部分,应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新媒体下多渠道、多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公共安全作出了重要部署,公共消防安全宣传作为公共安全服务和社会面火灾防控重要组成部分,应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新媒体下多渠道、多途径、多样化的公共消防安全宣传新格局,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宣传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公共消防安全与新媒体特征

(一)公共消防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的发展思想,其根本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部队作为一支长期奋战在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第一线的队伍,为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服务地方发展不断努力,积极打造公共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探索新形势下多样化宣传途径,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消防安全的持续关注,全面做好舆情管控,切实提升部队形象。

(二)新媒体特征

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技术、形式、理念上进行了革新,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新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及各类资讯性APP软件,短信、彩信、手机报,户外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传播形态。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信息服务、虚拟信息传播等特性,其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充分迎合了快节奏的当下人们休闲之余所呈现出的碎片化倾向的阅读需求;满足了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传播着用户个性化表达交流和实用性诉求。

二、新媒体公共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性

据统计,截止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居全球第一,98%以上的地市级政府部门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账号数量超过17万个。在移动互联、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的大背景下,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应从更为现实和务实的角度出发,抓住新媒体技术维度和传播维度两个指标,掌握公众对消防安全关注的要点,把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充分融合应用起来,打造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新形态。

(一)高效传播消防知识

新媒体具备信息载体的价值,公共消防安全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创建信息传播机制,及时把握受众心理反应空间条件,向受众传递便捷、实用性的消防资讯。受众在接收、解读、认可信息后,迅速成为积极的信息转播者,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多种渠道对信息进行二次或者多次的转播,而收到这些二次转播信息的受众又会以同样的方式继续转播,如此往复,大规模受众共同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使信息传播呈现核裂变扩散趋势,影响力瞬间形成,实现消防知识的高效传播。

(二)即时互动把握舆论导向

各地消防部门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同时,群众也采取评论、互动的形式进行信息反馈、表达诉求,他们的参与度呈上升趋势,且意见和情感表达也更为直接化、便捷化、公开化,这样拉近了消防部门与群众的距离,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深入到群众“舆论场”的讨论中,站在官方的立场发声,从而引导舆论,并将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融汇于回应和服务于民众诉求之中。截至目前,渝北消防支队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收到群众火灾隐患举报投诉200余起,咨询3000余条,支队监督人员及时对收到的举报信息进行核实查证、依法开展执法工作,并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在线为群众解疑答惑。

(三)展现公共消防安全宣传生命力

集影像、声音、文字、漫画等多种介质于一体的新媒体,呈现的多样化宣传形式打破传统教条式的宣教模式,不再是单一的面对面、点对点的输出,而是有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局面,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时尚创新、独特新颖的消防知识让人耳目一新,满足了人们在新领域的不断探索新奇的渴望,也赋予公共消防安全宣传新的生命力,使得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大放异彩。

三、新媒体公共消防安全宣传中的挑战

目前,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在新媒体形势下兼顾传统模式和新媒体模式,但也面临传统形式关注度不高、新媒体平台应用不广泛、舆论引导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为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带来挑战。

(一) 传统模式宣传人转战新媒体,形式单一,遇创新瓶颈。目前的消防新媒体宣传大多数是原先从事传统宣传的队伍,他们兼顾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任务,在信息制作技术上不成熟,取材上内容平实呆板,大多倾向于政策法规和消防常识的宣传,缺乏深度和广度,大多数都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之中;在网络技术运用和思维创新模式上同专业的新媒体宣传队伍或者网络写手也相差甚远;加上公共消防安全宣传没有牵涉商业竞争,在推广力度上受限,以至于出现“好货愁销”的局面。

(二)网络门槛低,监管和审核机制落后,舆论管控压力大。新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称为自媒体,作为全新的发声渠道,旨在让网民借助这个平台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网络监管力度不大,信息审核制度落后,导致传播和煽动一些扭曲事实、违背道德的内容时有发生,极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和躁动。特别是在一些火灾现场和突发事故中,网民在并不清楚事件的情况下,将现场图片上传至微博、微信等平台,引发舆论纷争。在新媒体中,如果没有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负面舆论极有可能很快传播开来,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发生,从而影响消防部门的公信力。

(三)受众关注度低,宣传盲区形势严峻,无法占据主动权。近几年来,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开始拓展新媒体线上宣传阵地,除开年轻人和社区居民等小量的新媒体运用主体,其余大量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几乎为零;特别是农村地区,是新媒体宣传的盲区,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剩下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无法与新媒体接触,获取最新的咨询和信息,知晓更为全面的火灾防范措施,加上农村一直以来都是火灾防控的薄弱环节,火灾形势严峻,公共消防安全宣传任务重。

种种原因,让新媒体无法占据主动权,只是处在单一的信息发布角色上,无法从发布的信息中得到反馈,和受众形成有效互动,从而提升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四、新媒体平台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

在新形势下,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大有可为,也是实现全民消防的重要方向,消防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聚焦效应和扩展优势,善于挖掘和拓展新媒体资源,有效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宣传的影响力、延展辐射面,进一步提高公共消防安全宣传质效。

(一)依托优势资源,建设宣传阵地。

加强与相关部门、组织合作,合理建设新型宣传阵地,如依托以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雪亮工程,将公共消防安全宣传融入到“全覆盖、无死角”的治安防控系统;依托构建音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库、汇聚和处理公安机关管辖内的前端监控资源、公安机关共享平台和派出所监控平台的智慧天网系统,实现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宣传的覆盖;依托校园消防实景体验中心、社区消防体验馆、机构消防实景逃生模拟实验室、酒店和娱乐场所开机系统等固定移动终端,提高消防体验参与力;依托作业帮、百词斩、沪江网校、智慧树等高热度教育APP,支付宝、微信钱包、随手记、铜板街等金融类APP,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影讯类APP,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资讯类APP等平台普及消防知识。

(二)延展宣传触角,多维度实现传播效益。

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应多维度、深层次,统筹兼顾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相融互补。充分把握线下宣传优势,打破传统教条式说教模式,融入川剧艺术、剪纸工艺、火锅文化、地标特色等传统文化和巴渝符号,结合当下公共消防安全宣传主旋律,策划形式新颖、内容丰实的宣传策划活动。并深入敬老院、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群体,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等学生群体,社区、购物广场、居民小区、农村、在建工地等居民群众之中;深入大型城市综合体、高层建筑、医院、老旧居民住宅、机场、火车站等各类场所;深入“119”大型宣传活动、各类现场会现场,采取实时直播、互动点评、语音连线等方式进行传播扩散,提升线网络用户群体对公共消防安全宣传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实现线上线下消防知识普及。

(三)拓展服务领域,贴近百姓生活。

公共消防安全新媒体宣传要提升影响力,首先必须加强编辑团队力量建设,注入新媒体传播力量,加强新媒体素材制作专项培训,提高编辑制作水平和应用技能,编制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微视频、微动画、音像和图文影像资料,迎合大众对接受信息的需求,实现和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提升对消防知识的关注;其次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拓展研发的各项功能,实现新媒体便民服务,为受众展读最新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再者是完善新媒体平台服务,打造消防监督办事、建设工程、消防备案社会单位安全户籍化管理等线上咨询服务工作,鼓励公众在新媒体平台上投诉举报火灾隐患,呼吁学生和家长在微信上共同完成消防家庭作业。

(四)做好舆情管控,提升部队形象

公共消防安全宣传应在多元价值中确立主导,特别是面对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官方平台发声的价值和作用愈发凸显,利用网络的快捷传输特性,实时跟进更新最新的抢险救援信息,让受众拿到现场的第一手资讯,防止不知晓或者混淆传播的舆论发生。同时,加强对消防官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标准规范自身,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加强对民众的交流互动,了解跟进他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问题,引导正面参与和传播信息,促进对信息识别素养的提升;精细“分众化”传播,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多面性覆盖,树立官方媒体信任度,塑造积极健康的军人形象。

(责任编辑:wengenxiaofang)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