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angwengen.cn

问根消防安全知识网

当前位置: 消防安全知识 > 消防安全 >

浅谈心理学效应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时间:2018-05-01 04:04来源:淮安消防 作者:王星星 点击:1752 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深刻揭示了人类行为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内在规律。诸多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譬如帕累托法则、南风法则、海恩法则、破窗效应等,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深刻揭示了人类行为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内在规律。诸多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譬如帕累托法则、南风法则、海恩法则、破窗效应等,如果合理借鉴应用到基层中队管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帕累托法则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的应用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这种微妙的关系一再出现,并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和数据中发现一个规律,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帕累托法则启示我们,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在基层中队,有这样一种现象,即80%的管理需要20%的班长骨干配合,80%的成绩依赖20%的训练骨干带头,80%的问题出在20%的重点人头身上。这就是帕累托法则在基层中队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做好基层中队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高度重视20%班长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在选拔班长骨干时,要“知人之长、知人之短、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对战士的优点、缺点有充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拔。针对班长骨干兼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这一特点,要把调动班长骨干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班长骨干整体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班长骨干在日常工作中能组织管理、部署各项工作,在训练场上能组织各种训练,在灭火救援现场能正确运用各种战术。引导班长骨干找准位置、明确角色、正确定位,工作上不搞个别对待,生活上不搞特殊化,做到班长骨干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管理,增强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是充分发挥20%训练骨干的典型引领作用。每个中队都有几个在某一科目或几个科目上训练成绩突出的人才,他们是基层中队的训练骨干,发挥好这部分人的作用对于提高中队成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对训练突出的战士要及时表扬,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带动全体官兵争先创优,在奖励、入党、考学、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照顾,努力营造当先进光荣的良好氛围。在训练场上,充分发挥好训练骨干的组训施训作用,让他们走到组训的前沿,担任部分科目的教员,通过做示范、讲要求、传方法,提高训练质效。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训练骨干“传、帮、带”作用,通过训练骨干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盘活中队一盘棋。

三是积极做好20%重点人头的摸排管理工作。基层中队大部分问题出在20%的重点人头身上,因此要对这部分人重点关注,定期摸底排查,做好管理教育工作。从表现形式和思想特点上看,重点人头主要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思想意识不健康,追求低级趣味的;婚恋受挫、身体病残,不能正确对待,思想包袱较重的;作风散漫,组织纪律性差,不服从管理,经常不假外出,有违法乱纪苗头的;对入党入团、选取士官、退伍转业以及受到批评、处分等有严重抵触情绪的;消费明显反常,经济来源不清的;厌倦部队生活,总想逃离部队的;心胸狭窄,行为孤僻,猜疑心重,嫉妒心强,报复心理严重的;与领导或他人关系紧张,隔阂较深的;精神恍惚,思想紊乱,难以自拔,可能出事的;性情暴躁,情绪偏激,自控能力弱,容易丧失理智,铤而走险的。要定期对中队重点人头进行摸底排查,对照标准,提前预判,发动群众,及时准确掌握重点人头情况。对于摸排出的重点人头,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发挥好以党员、士官、班长为主体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作用,坚持刨根问底,耐心说服教育,做到对症下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二、南风法则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的应用

南风法则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凛冽,寒冷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于是脱掉大衣。南风法则启示我们:温暖胜于严寒。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战士,多点“人情味”,少点“官架子”,多融入战士的日常生活中,多解决战士的实际困难,让战士真正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这样战士才会放下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中队工作,努力为中队赢得荣誉。

一是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张正涛参谋长在支队“四看四学”座谈会上总结并分享了队伍管理的经验:“好干部是夸出来的,好战士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战士也是如此,适当的夸奖和肯定可以极大地调动战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前部队以“90后”兵员为主,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部队以往那种“打骂体罚”式的管理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没有一无是处的战士,只有一无是处的管理方法。要善于发现战士的长处,肯定战士的长处,发现战士好的做法就去及时表扬,发现战士不好的做法要及时合理引导,而不是靠严厉的批评或是靠威信压制他们。

二是营造以队为家良好氛围。基层中队官兵大部分来自外地,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以队为家的良好氛围,让官兵体会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开展警营文化活动,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官兵业余生活,缓解官兵执勤压力。组织官兵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通过孤岛求生、穿越电网、信任背摔、毕业墙等项目,不断增强官兵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关心官兵日常生活,每逢官兵生日,按照“三个一”标准(即一束鲜花、一份生日蛋糕、一条温馨短信),送上祝福套餐,体现大家庭温暖。解决官兵特殊困难,凡官兵父母、岳父母(公婆)去世,或因身患重大疾病、手术住院以及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中队通过组织捐款等形式予以慰问。

三是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基层中队官兵执勤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巨大,落实好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保证队伍稳定。严格落实探亲休假制度,按照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官兵年度休假探亲计划,保证官兵轮休和休假权利。鼓励战士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保证学习时间及经费,鼓励战士报考军校,给予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战士学习汽车、电脑、厨师、乐器等专业技术,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关心官兵身心健康,建立健全官兵身体、心理健康档案,对参加有毒害的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的官兵,及时组织体检,并邀请地方心理医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分析和掌握官兵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充分利用驻地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大剧院等社会文化资源,活跃和丰富官兵警营生活,缓解官兵精神压力。

三、海恩法则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的应用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支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了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基层中队管理者要有“安全工作大于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无论车辆安全、训练安全、饮食安全还是网络安全,没有安全作基础的工作和成绩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迟早要出事。海恩法则启示我们: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基层中队在抓队伍、抓管理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教训,着力加强重点环节管控。

一是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基层中队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即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和重视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另一条安全规则“墨菲定律”启示我们,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并且不管其可能性有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损失。因此,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对任何危险苗头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定期“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定期开展安全形势分析,要想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把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教训。充分利用部局“安全工作警示栏”的警示作用,及时组织官兵深刻剖析事故教训,时刻做到警钟长鸣。从事故发生的原因看,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思想原因,表现为思想麻痹,工作责任心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丧失安全警惕性,对事故苗头麻木不仁等造成事故;技术原因,表现为人员技术素质差,不懂科学知识,不了解装备性能,不掌握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环境原因,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管理原因,管理松散、纪律不严、有章不循、赏罚不明、管理方法简单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心理原因,由于执勤环境的变化,引起心情的紧张、害怕导致动作错误等造成事故;身体原因,由于违反正常生活规律、得不到按时休息或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导致精神欠佳或精力不集中等造成事故。通过吸取典型事故教训,未雨绸缪,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部队绝对安全稳定。

三是着力加强重点环节管控。基层中队在任务转换、公差勤务、外出执勤训练、季节变化、恶劣天气、补退兵员、休假探亲、节假日等期间易发生事故,如在抢险救援、岗位练兵、超强度训练时,由于任务繁重,环境条件复杂易发生事故;在季节变化时,对安全工作也有直接的影响;节假日期间,各类活动多,外出人员多,思想易松散,管理易失控,也易发生事故。因此,基层中队要加强午休(睡)、晚饭后、就寝后、午夜、双休日、节假日、补兵退伍等重要时间段的管理,认真落实请销假、查铺查哨、晚点名、警官留营住宿等制度,严把士兵外出关,坚决杜绝士兵私自外出、不假外出、外出饮酒、夜不归宿等违纪事件发生,坚决杜绝“人、车、酒、娱、赌、假”等突出问题的发生。

四、破窗效应在基层中队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过一项实验,将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放到比较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街区和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完好无损。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过了几个小时,车也被偷走了。这就是“破窗现象”。在此现象基础上,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结果,公众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效应”的出现,源于组织中有人犯了错误,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但没有及时受到相应制止,该行为也会通过心理暗示导致人们对某种错误的漠视和纵容,不但会诱导其本人继续犯更大的错误,而且会使这种不良氛围扩散到周围的群众中,最后导致混乱局面的出现。由于基层中队官兵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与外界基本隔绝,且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灭火救援和执勤训练任务,往往会导致某些不良行为像感冒病毒一样飞快传播,因此必须警惕“破窗效应”对基层中队安全稳定和良好风气的危害。

一是要清醒认识“破窗现象”。“破窗效应”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我们要对基层中队存在的“破窗现象”有清醒的认识。“破窗效应”在基层中队的具体表现有:作风散漫、思想松懈,迟到早退、警容不整,嗜玩游戏、网聊成瘾,脱岗漏岗、私自替岗,无所事事、消极怠工,讨价还价、耍小聪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岗不尽责、履职不到位,阴阳怪气、挖苦讽刺,打架斗殴、打骂体罚,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私自外出、不假外出,私自饮酒、聚众赌博,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开英雄车、特权车和赌气车,船到码头车到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风漏气、传播是非,妄议组织、抹黑领导,等等。基层中队管理者要对这些“破窗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中队管理者要做到“三听、四看、五了解”,“三听”就是公开场合听议论、个别谈心听口气、会上讨论听意见,“四看”就是就餐看饭量、睡觉看香甜、来信看表情、训练看劲头,“五了解”就是了解家庭情况、了解个性特点、了解兴趣爱好、了解人际交往、了解婚恋动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及时发现“破窗现象”,避免形成“破窗效应”。

二是要对“破窗现象”零容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蔓延及扩展,如果基层中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肆意妄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状态,有的甚至把犯错误当成了习惯。因此,在基层中队管理中,我们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全体官兵核心价值的“小误小错”,对“破窗现象”实行零容忍。在面对错误思潮与负面言论传播时,要采取“零容忍”教育;在发现存在的危险隐患和安全死角时,要实施“零容忍”整改;对面对首次违纪的人员时,要严肃批评、从严处理,树立“零容忍”权威;在处理轻微错误时,要果断及时,全力预防更为严重的错误出现,形成“零容忍”威慑。

三是要及时“修窗”、“补窗”。基层中队管理者要引导官兵正确认识第一扇被打碎的“破窗”,及时地“修窗”、“补窗”,否则时间久了,就极易滋生得过且过、破罐破摔的心理。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占领官兵思想高地,筑牢官兵思想“防火墙”,提高官兵思想体系不断抵御各种负面信息干扰的核心能力,进行自觉分清善恶美丑,摆脱盲目效仿的从众心理。要通过开展条令条例教育,以学条令、用条令、守条令为主线,对照条令条例相关要求,狠抓素质养成,着力规范部队执勤、训练、工作、生活秩序,着力规范官兵警容风纪、仪容仪表、日常养成,力争做到基层中队日常管理秩序正规,经常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坚决,末端工作落实有力。要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创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以温馨和谐的警营环境所孕育的蓬勃生机与进取动力,使官兵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理,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训练氛围和工作环境。


(责任编辑:wengenxiaofang)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