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加之贵州山地丘陵地貌特征带来的建设用地资源紧缺,城市建设呈现出高楼多、体量大、密度大等“高大密”的典型特点。 面对特殊的省情,贵州省市两级公安消防部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把贵阳市花果园社区作为“高大密”社区消防管理的试点和样板先行先试,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探索破解“高大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贵州特点的现代化消防管理新路子。 前不久,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视察调研贵州消防工作时,对贵州近年来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探索解决城市高层建筑密集社区、农村重点村寨两大消防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让数据“跑腿”平台“把脉” “花果园”被誉为“亚洲第一楼盘”,社区设计入住人口为50万人,建有高层建筑247栋,具有独特的“一个楼盘一座城”的鲜明特征,给当地消防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法制日报》记者在宏立城集团责任人周振宇处得知,该集团作为花果园社区的建设和物业管理单位,2015年投入6400余万元,先后建成1个专职消防队、23个微型消防站,招收240名退伍消防兵。去年,由消防部门指导,在运用科技和数据提升消防管理能力,破解社区消防安全管理难题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尝到了甜头。 今年2月15日,花果园社区第四微型消防站值班消防员在利用手机软件检查该区域消防设施时,发现C区4栋17楼某处水管爆裂,随后,该站立即出动队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这只是通过社区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发现的一例而已。 据社区智慧消防管理平台负责人介绍,为实现设施设备监控“无盲区”,该平台对区域内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燃气设施、疏散设施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燃气设施、疏散设施出现异常和故障,将自动通过手机APP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到场修复处置,真正实现了让数据“跑腿”平台“把脉”。 对此,花果园社区消防总监、消防安全管理人何践深有感触,“以前检查消防设施要一个点一个点去看,整个社区全部检查一遍至少需要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检查到位。现在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设施状况,效率提高了,效果也更好了。” 让数据“甄别”平台“指挥” 今年6月17日14时42分,花果园社区Q区1栋某房间有两个烟感器报警,该区专职消防队通过手机APP调度专职消防员,于当日14时45分到达现场,仅仅用了不到3分钟。处置完毕后,经调查得知,原来该业主在家炖肉,出去时忘记关火导致锅被烧干引燃灶台,产生大量烟雾引发报警。 该业主接受记者采访时后怕地说,“那天,当我接到家里着火的电话后,眼前顿时一片漆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进门后看到火已经扑灭,没什么损失后,才放下心来,真不敢想象当时如果没有报警会是什么后果!” 花果园社区消防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实现平台火情处置“无差错”。该平台在火灾报警探头报警后,首先确认是否发生火警、火警信息和地理坐标,火警确认后将自动向调度终端和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推送火警信息;然后通过手机APP和调度装置,发送指令调集在场工作人员扑救初起火灾,就近调度消防力量赶赴现场处置;最后系统通过社区公共服务APP向着火建筑内群众发送火警信息,提示疏散注意事项,通知物业管理人员赶赴现场引导疏散,确认是否有人员被困。 据统计,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依托社区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开展消防检查巡查以来,通过数据“甄别”,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276处、燃气安全隐患137处、消防设施故障511处,劝阻和制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擅自关闭安全出口、埋压圈占消防器材、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等违规行为1185起,消防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通过平台运行指挥,花果园社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护响应时间从原来平均超过两天缩短到现在的3小时,设施完好率从50%上升到98%,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平均火警响应时间由1分40秒缩短到55秒,到场时间由5分10秒缩短到两分35秒,达到了“1分钟出警、3分钟处置”的应急联动要求,实现了消防“打早、打小、打了”。 “以前出警要靠电话逐级通知,容易耽误时间,现在火警信息直接推送到我们手机上,出警速度要快得多,3分钟以内就可以赶到现场,及时扑救初起火灾。去年以来,我们出警256次,没有让任何一起火灾蔓延扩大。”花园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孙府深有体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