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4时,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党委书记蔡丽手机响起一阵提示音。“靠近门口的一个井盖松动了。”看清了手机标明的位置,蔡丽当即和社区志愿者一起赶到“事发地点”进行处理。 井盖松动,手机及时报知——这是因为新鸿社区内的几十个井盖都装上了监测芯片。 “智慧”起来的不仅是井盖。上万人居住的新鸿社区,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老旧社区。该社区通过“守望新鸿”社区发展治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对井盖、消防栓、停车位等进行监测,也实现了居民与社区以及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 补短板 老旧设施管理找到“新出路” 作为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新鸿社区面积0.25平方公里,居民楼栋69幢,住户1.1万人,流动人口约占35%。人口密集,院落老旧,这让蔡丽等社区工作人员也很头疼。 “因为小区修建时间早,小区内道路窄,也没有修建地下停车场,不仅停车无序,消防车难以开进来,消防栓还基本上都埋在井盖下面的。”蔡丽说,常常是“社区工作人员累死,居民还不买账”。 今年5月,通过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守望新鸿”社区发展治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开始上线,为井盖装上“智慧芯片”、为单元楼装上智慧门禁、通过“守望新鸿”随时报知居民路面停车位动态、设置烟雾燃气智能感应、进行消防栓压力报警……老旧设施的管理有了“新出路”。 “现在小区路面停车井井有条,基本上不会出现居民因为车位在小区内到处转来转去或者相互之间‘扯皮’的现象。”新鸿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小区内发生的4起火灾,都在萌芽状态被第一时间发现了。”蔡丽用一组数据来进行说明这个平台的作用。针对社区消防隐患较多这一情况,该平台对社区内10个消防栓点位、100个水电气管线及隐患点实现在线监控。“在消防队来之前,我们就已经组织社区培训的消防志愿者,利用自己配备的消防水枪进行灭火,消防车开不进来,消防队员进来后就给我们进行专业指导就行。” 互联互通 创新居民之间“守望自治” 新鸿社区老年人占比超过25%,特别是空巢老人数量不少。如何对老人进行安全呵护?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词,设备感应、平台预警、多方响应、应急处置,目前我们已首期试点对10名老人进行在线健康呵护。”蔡丽介绍,试点老人身体不适时,其佩戴的手环会感应到异常,家人、社区及辖区联盟医院就通过手机上的“守望新鸿”平台收到告警信息,医护人员获得门禁权限可以直接开门进行救治。 对空巢老人的关心关爱,体现“守望新鸿”平台想要承载的内涵:邻里守望。 为了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社区还将楼栋长、社区专员、社工等变成了“邻里守望员”,同时推出社区志愿服务积分机制,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为此,社区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作为邻里中心,由义工们轮流值守。 目前新鸿社区的“义工汇党支部”统领守望小分队、保洁小分队、维修小分队等14支草根社团,共1300余名义工,其中有退休老人也有年轻人,其中不少是党员。蔡丽说,“居民在线上反映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目前“守望新鸿APP”提供社区生活服务21项,上报处理自治服务和综治服务事件395条,真正实现了自治服务成为综治管理的延伸和补充。 “新鸿社区强调社区大数据与人的融合、与环境的融合、与设施的融合,让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有人情味,让社区营造有温度。”双桥子街道党工委书记袁万银表示,接下来,社区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深化信息化平台线上线下机制,增加社区规划、社区营造、社区基金等“社区发展”功能应用,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水平。(本报记者张明海) (责任编辑:wengenxiaofang) |